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电竞广告标语大全集 > 新闻动态 > 日本海自 山云级 反潜驱逐舰
日本海自 山云级 反潜驱逐舰
发布日期:2025-10-09 01:56    点击次数:98

简介

这是巨浪上的舰队第449款装备

山云级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1962年度的第二防卫计划中建造了三艘配备ASROC 的反潜驱逐舰(DDK),随后在第三和第四防卫计划中又建造了衍生型峰云级(40-42 DDK) 。 第二防卫计划建造的三艘舰(37-39 DDK)被称为早期型,第三和第四防卫计划建造的三艘舰(44-49 DDK)被称为后期型,后期型有时也称为青云级。建造成本为 38.7 亿日元( 1962年度)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往海自驱逐舰都使用蒸汽涡轮推进系统,而山云级则首度尝试使用全柴油机驱动,主要是希望藉由柴油机较低的油耗来增加续航力。山云级参考后期型五十铃级护航驱逐舰的推进系统,并将柴油主机的数量从五十铃级的四部增加为六部;首舰山云号(DDK-113)的系统发展自五十铃级的四号舰大井号(DE-214),使用三井重工的柴油主机,包括四部V型12汽缸的三井重工1228V3BU-38V柴油机(单机功率4250马力),以及两部V型16汽缸、功率增加到5600马力的三井重工1628V3BU-38V,而二号舰卷云(DDK-114)开始则使用类似五十铃级三号舰北上号(DE-213)的方案,使用六部三菱重工12UEV30/40N柴油主机(单机功率增为4650马力); 两种方案都使用六部柴油主机,总功率26500轴马力,是当时全世界总出力最高的全柴油机水面舰艇。由于三菱主机方案使用六部同型号的柴油机,可以简化机 械设计与后勤,因此后五艘山云级都使用这种推进系统。最初海自规划山云级的推进系统总功率为30000轴马力,希望能达到32节的航速,但最后妥协降至 26500马力,使其最大航速降至27节;不 过,由于山云级使用ASROC、导向反潜鱼雷作为主要反潜武器,在更远的距离就能攻击敌方潜舰,因此比较不需要高速追击敌方潜舰。 山云级的六部柴油机组分置于三个机舱(每个机舱设置两部),其中前机舱的两部柴油机与中机舱的左侧柴油机负责驱动左侧大轴,中机舱的右边柴油机与后机舱两 部柴油机负责驱动右侧大轴;这样的配置使得传动系统较为复杂,使用第一(最大)战速冲刺时,主机的噪音振动大增,甚至会将熟睡的人员吵醒,而过大的噪音也 会影响舰上电子装备(尤其是声纳)的运作。前三艘山云级使用两部功率各400KW的柴油发电机,后期型三艘山云级的两部主柴油发电机功率增至500KW; 此外,还有一部200KW的紧急用柴油发电机。

山云级拥有当年最先进的反潜装备,是日本海自第一种配备美制ASROC反潜火箭的舰艇。山云级舰身中段两个烟囱之间安装一座74式八 联装ASROC反潜火箭发射器(美制八联装MK-112 ASROC发射器的日本版),提供本级舰中长程反潜火力,除发射器内的八枚之外无备用弹;近程反潜武器则包括两组三联装68式324mm鱼雷发射器(美制 三联装MK-32鱼雷发射器的日本版),以及位于舰首B砲位的一具瑞典波佛斯公司授权日本生产的四联装M/50 375mm反潜刺猬砲 ,日本版型号为71式, 这是一种无导引反潜火箭推进反潜弹药,最大射程约1.6km。舰上使用的324mm短鱼雷包括美制MK-44以及后来的MK-46,以及日本国产的73 式。73式鱼雷于1960年代开始发展,当时型号为G-9,技术特征以美国MK-44鱼雷相似,同样采用海水电池动力,重230kg,航速40节,有效射 程6000m,采用同轴反转双螺旋桨推进器。 除了由舰上的68式鱼雷发射器投掷之外,73式服役初期也装备于日本购自美国的DASH无人反潜直升机上。在1983年,日本海自为73式鱼雷进行性能升 级,一直使用到2012年才全部除役。

山云级的战情中心(CIC)直接设置在舰桥后方,使得人员操作上的便利性大增;然而,这也意味山云级的航行操作与作战中枢集中在上层结构前部,万一中弹很容易一举丧失所有指挥控制机能。此外,舰桥顶部还设置防空指挥所(MK-56射控仪下方)。前三艘山云级(DDK-113~115)使用OPS-11(美制AN/SPS-40的日本国产版)二维对空搜索雷达,后三艘山云级(DDK-1119~121)则使用改良后的OPS-11B。声纳方面, 前三艘山云级配备美制SQS-23声纳(工作频率4.5~5.5KHz,工作距离9100m),后三艘山云级配备日本NEC的OQS-3A舰体声纳(SQS-23的日本国产化版);最后两艘本级舰秋云(DDK-120)、夕云(DDK-121)则 进一步加装美国授权日本EDO厂生产的SQS-35(J)可变深度声纳,日后也加装于山云号(DDK-113)、卷云号(DDK-114)两舰。除了上述 的反潜武装外,本级舰其余的武装就只有分别位于舰首、舰尾的两具双联装68式(美国MK-33的日本版) 76mm 50倍径快砲,射速45~50发/分 。前三艘山云级使用的舰砲射控系统是MK-56(主射控仪)与MK-63(副射控仪)的组合,其中MK-56位于前部,结合一具SPG-34射控雷达,能 对目标进行自动追踪,而MK-63位于后部,需要人工进行追踪;进行反潜作战时,具备自动化雷达追踪能力的MK-56需要支援反潜火箭射控工作,此时只能 以人工追踪的MK-63进行对空射击,效能低落。后三艘山云级则改用两具日本自制的FCS-1B射控系统(72式射击装置1B型),都结合射控雷达并具备 自动追踪能力。

从1995年起,日渐老化的山云级开始除役,其中 山云(TV-3506 ex-DDK-113)、卷云(TV-3507 ex-DDK-114)、青云(TV-3512 ex DDK-119)与秋云(TV-3514 ex DDK-120)则分别在1991、1991、1999、2000年被改装为专职的训练舰,担任日本海自十分重视的训练工作,发挥服役末期的剩余价值。转为训练舰时,青云、秋云在硬件上最主要的变更乃将第二个烟囱后方的上层构造物改为实习教室。由于不需担负战备,青云、秋云的乘员编制由原来220人减为130人,多出来的90个铺位便用来容纳接受训练的实习学员。 此外,本级舰朝云号(ASU-7018ex-DDK-115 )在1993年转为特务舰。

青云与秋云号分别在2003年6月与2005年2月除役,而山云级的最后残存舰──降编入地方队的夕云号(DDK-121)则在2005年6月除役,不仅意味着山云级走入历史,也代表反潜驱逐舰(DDK)这个舰种自此从海上自卫队的阵容中消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本参数

山云级(2,083吨)标准

青云和秋云(2,185吨)标准

夕云(2,235吨)标准

长度

山云级总长114.0米

青云级总长115.2米

宽11.8米

吃水

山云级3.9米

青云级4.0 米

推进系统

山云

4台三井1228 V3 BU-38V柴油机

2台三井1628 V3 BU-38V柴油机

2轴,26,000马力

牧云和秋云

6 ×三菱12 UEV 30/40 柴油机

青云级

6台三菱12 UEV 30/40N柴油机

速度

夕云28节

其他27节

航程6,000 海里

舰员

山云级210

青云级220

武器

4 × Mk.33 3英寸/50口径火炮

1× ASROC反潜火箭系统

1×4博福斯 375 毫米 反潜 火箭发射器

2 × HOS-301三联装 324 毫米鱼雷发射管

关于模型

1.舰桥镂空并添加内构

2.所有零件重新排列组合

3.添加4张不透明贴图

4.所有贴图转jp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